夏邑县
夏邑县位于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,总面积1481平方公里,辖13镇11乡,总人口135万人。先后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、中国食用菌之乡、中国西瓜之乡、中国蛋鸭之乡、中国打火机生产基地、中国棉纺织名城、全国超级产粮大县、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县、全国科普示范县、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、国家园林县城、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荣誉称号。
夏邑历史悠久,人文荟萃。夏邑是黄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,上古时期,栗陆在此建都,夏代属虞地,商代为栗邑,西周属宋国,秦置栗县,汉称下邑,金改为夏邑,延续至今。境内的清凉山遗址、姜仁堌遗址、三里堌堆遗址分别为新石器时代和河南龙山文化时期遗址。夏邑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孔子的祖籍所在地,孔子曾多次回栗祭祖和考察殷礼,后人立“还乡祠”以作纪念。夏邑是著名军事家彭雪枫将军殉难地,建有“彭雪枫将军纪念馆”,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夏邑资源丰富,物华天宝。夏邑素有“中原粮仓”之美誉,粮食面积常年稳定在240万亩以上,2022年粮食总产增幅全市第二,夏粮单产增速全市第一,最高亩产908.9公斤,创商丘市历史最高纪录。按照“东果、西菌、南药、北菜、中加工”规划布局,发展优质西瓜17万亩、鲜食辣椒15万亩、黄瓜1.2万亩、中药材4万亩、大白菜4万亩,新增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1个,总数达到10个,新认证绿色食品6个,总数达到10个,夏邑白菜、葡萄、黑小麦等6个农产品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,夏邑葡萄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。夏邑土壤中硒元素广泛分布,富硒土壤面积904.63平方公里,浅层和深层地下水硒含量是全国平均值的32.5倍和14倍;富锶土壤面积673.47平方公里,锶元素平均含量是全国土壤含量的1.29倍,浅层和深层地下水锶含量是国家矿泉水锶标准的7.35倍和3.5倍。
夏邑生态优美,宜居宜业。夏邑地处黄淮冲积平原,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,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、国家园林县城。夏邑城乡交通、能源电力、广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,科技教育、文化卫生、金融物流等服务机构健全,打造了“桃花岛”“樱花园”“两河口省级森林公园”等一批生态旅游景点以及彭楼村“江北水乡”和杨庄村“江南风情”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宜居村庄。
夏邑交通便利,位置优越。夏邑是河南省的东大门,是客商西进中原的必经之地,连霍高速、陇海铁路、310国道、骆通省道、商永公路南北线均穿境而过;距离京九铁路和陇海铁路会合点——商丘黄金十字架50公里;半小时内可达砀山、永城高铁站,高速公路1小时可达徐州观音机场,2小时至郑州新郑机场,3小时达连云港出海口;沱浍河航道夏邑段总长13.88千米,全县运输构成了水、陆、公、铁立体交通网。
夏邑产业集聚,特色鲜明。围绕提质发展传统产业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,谋划“五系一本一整治”产业发展模式,着力打造航天锂电、轴都、印染3个千亿级产业园,重点培育以轻跑系、飞江系、桂柳系、军工系、纺织系为代表的夏邑五大主导产业,做大做强以淮海铸造为代表的夏邑本土企业。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,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,争创全国全产业链价值超100亿元典型县。积极筹建联通华夏商业联合会,搭建商业流通新平台,打造商贸物流高地。
2022年,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48.47亿元,同比增长5.2%;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.8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.42亿元,同比增长7.6%;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.36亿元,同比下降9.3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7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.54亿元,同比增长2.1%。
账号+密码登录
手机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