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市情>县域风采>虞城县

虞城县

【字体:

1ea5e9de707a4f74a38f208e74c8274d.jpg  

虞城县地处豫鲁皖三省接合部,总人口133万,辖25个乡镇,面积1558平方公里,是中国木兰之乡、中国诗词之乡、中国钢卷尺城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、全国小麦制种大县、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、全国绿化模范县、国家园林县城。

虞城历史悠久,文化灿烂。公元前21世纪,夏禹封舜子商均于此,号有虞,后称虞国。秦设虞县,隋置虞城县。虞城“重创新、尚忠孝”,是造字鼻祖仓颉、造酒鼻祖杜康、烹饪鼻祖、汤药鼻祖和教育始祖伊尹等五祖文化发端起源地,称“五祖故里”。又是“木兰之乡”,木兰是替父从军、至忠至孝、大勇大义的平民女英雄,载入史册,光昭后人。

虞城产业集聚,特色鲜明。持续推行“管委会+公司”模式,促进产业集聚、转型升级发展。县高新区入驻企业293家,全年完成投资140亿元,完成工业产值492.11亿元,完成工业增加值100.12亿元,被评为“高质量发展十佳园区”“河南最具活力开发区”。“一区十园”建设稳步推进,电镀生态园一、二、三期全面投产运营,入驻企业78家,建成全国最先进、全省规模最大的表面处理中心。食品工业园入住食品类企业9家,建成全国最大速冻蔬菜基地,全国最大荠菜种植加工基地和芽菜生产基地,金豆子芽菜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建成全省最大的中央大厨房。农业发展高质高效,创建1个省级、2个市级、3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,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、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1家、省市级示范社17家、省市级家庭农场19家,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14个,累计认证“三品一标”农产品45个,国家地理标志产品5个。

虞城海纳百川,开放度高。虞城人“看天下,走四方,闯世界,育品牌”,常年在外务工30万人,是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。普及和深化电子商务应用,被确定为“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”。2022年,完成省外资金91.5亿元,实际利用外资4628万美元。商丘保税物流中心完成保税贸易69.93亿元,在全国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排名中位列第13位,出口排名第5位。建成电商物流园一期,入驻韵达、顺丰、极兔三家分拨中心,日分拨能力近500万单。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30家,7家企业获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能臣家居用品、啤匠科技等4家被认定为省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。

虞城生态宜居,城乡融合。坚持生态宜居建设目标,开展老旧小区改造、城市水系治理贯通、打通断头路、改造积水点等工程,补齐城市建设短板,人居环境逐步提升。创建10个“美丽小镇”、153个“四美乡村”和43056个“五美庭院”。完成新造林2.51万亩,建成森林小镇3个、森林乡村57个。五个出境断面全部达标,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%。民生保障持续巩固,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500人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39人。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.11亿元、特困人员资金4344.17万元、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资金2042.41万元。新改建农村公路635公里,形成建制村到乡镇0.5小时和乡镇到县城1小时交通圈。成功创建“河南虞城周商永运河国家湿地公园”。荣获“河南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”“河南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”。

2022年,全县GDP完成370.03亿元;农业总产值134.73亿元,同比增长6.5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3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.74亿元,增长6.6%,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.26亿元;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.1%,高于全市2.1个百分点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.6亿元,增长2.4%。


分享到: